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你还好吗?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
???????? 今天(5月8日)是第71个世界红十字日,33岁的志愿者陈彬,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,挽救一名4岁重型地贫患儿。
???????? 在广东,已经有近600名像陈彬一样成功捐献,弘扬了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红十字精神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;他们的身后,还有9.3万人登记入库,时刻准备着捐献“生命种子”,给需要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。
???????? 由中华骨髓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的“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你还好吗?”主题活动正在进行,记者走近广东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,了解他们平安幸福的“捐后生活”。
???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林亚缎:“捐献让我收获健康与自信”
??????“如果没有捐献造血干细胞,至今我可能还是个超重大胖子!”林亚缎说,自己收获了健康与自信,是捐献行动给她的意外惊喜。
????? ?林亚缎是典型的“福建人在广东”,从18岁打工到如今在广州安居乐业,与丈夫做着红红火火的汽车用品生意,感叹“有付出,才有回报”之余,林亚缎期盼着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。
????? ?机会终于来了,2016年5月,她接到红十字会通知,有一名重庆小患者急盼救命,整个中华骨髓库就她一人吻合,而且还是很难得的HLA(人类白细胞抗原)配型全吻合!登记成为志愿捐献者10年终于等来了救人的机会,林亚缎记得当时跟中了彩票一样开心。
?????? 可问题来了——各项指标都还好,体重达74.8公斤的她太胖了!怎么办?
???????没有一件事比救人一命更重要,林亚缎与丈夫一商量,拼了!两人调整业务,每天丈夫一人干两人活,让林亚缎专心锻炼减肥,一连3个月,她逼着自己天天爬白云山2个小时,终于在捐献前减掉了21斤,成功将最好的“救命种子”捐献了。
??? ? “在此之前,所有身边人都不相信我能减肥!”林亚缎说,红十字会转交的受者(一名5岁小患者)父亲的感谢信,称捐献日2016年9月30日是孩子的“新生日”,其实也是她的“新生日”。捐献后她很快就恢复了,身体各项机能都很棒,走路再也不猛喘气,上楼“噌、噌、噌”地飞快。她再也不舍得放弃这份健康与自信,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少吃快餐,调整饮食,多运动,至今保持着低于65公斤的体重。
?????? 更让她欣慰的是,爱心之举也带动了15岁的儿子,他也想献血、捐干细胞救人,“希望在他18岁那天能报名加入骨髓库,期待全家都是捐献者!”林亚缎说。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志愿小团队:“善行的路还很长,我们愿意一直走下去”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
?? ?? 广州协和中学化学老师陈仁山,生物老师麦杰伟,天河中学生物老师蔡洽红,是朋友,更是广州地区小有名气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团队,“捐献无损健康,反而一路幸福伴随,我们愿意一直参与服务,参与宣传,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知识!”他们说。
?????? 陈仁山2003年入库,2007年4月捐献,是广东第71例、全国第659例捐献者;麦杰伟2006年入库,2016年7月捐献。“造血干细胞捐献真的不难,与献血差不多”,陈仁山和麦杰伟告诉记者,就躺在采集床上三至四个小时,从手臂静脉采集出一袋270多毫升的血液,里面宝贵的约10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,就能成为“救命种子”。
?????? 捐献后,两人没有特别补充营养,就是正常饮食,捐献后的几天也尽量先不剧烈运动,正常生活即可。酷爱打球的两人,甚至觉得跑起来更有劲、更灵活,“可能是适当刺激到细胞新生”。
????? ?蔡洽红与麦杰伟是一对儿,大学拍拖时一起入库,又先后成功捐献,是广东省首对捐献“夫妻档”。蔡洽红笑言,这一路充满着正能量的浪漫与温暖,是两人生命里最美好的部分。“入库时,我们是互留作亲属联系方式”,蔡洽红说起来还是甜甜蜜蜜的;2011年暑假她捐献的,此前刚刚通过了天河中学的入职面试,“我觉得那是爱心带给我的好运气”。她捐献时因为家人不懂很担心,不得不瞒着家人,她的成功捐献,恢复良好,给了家人信心,到丈夫麦杰伟捐献时就再也不用“偷偷”的了。
?????? 这3名老师因为共同的爱心之举,还自发组成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团队,以己为例,在班会课、升旗礼、开学日等场合上科普知识,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;常常受邀到中山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华南农业大学等等高校做宣讲,感觉着越来越多大学生把社会责任感看得更重要。
?????? “捐献者何止我们三人,还有很多的捐献者也一直在以自身的经历影响带动着更多的人”,陈仁山说,捐献不仅无损健康,还让正能量同行,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。
???
?????? 广东省红十字会自2001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,2001年8月,志愿者潘庆伟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,实现了广东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“零”突破。
? 截止目前,广东省共有597位志愿者为白血病等疾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,其中有13位志愿者分别向韩国、美国、新加坡等国(境)外患者捐献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他们身后是巨大的“后备军”,广东全省已有9.3万名报名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捐献者,时刻准备着伸出援手,提供生命的“种子”。
?????? ?捐献者性别比例:男性490人,女性107人。
?????? ?捐献者年龄比例:18至30岁的捐献者358人,31至40岁的捐献者194人;41至50岁的捐献者45人。
??????? 捐献者职业分布: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,以学生、医务工作者居多,此外还有公务员、企业职员、部队军人、自由职业者等等。
??